家居行业或面临行业“寒冬”
摘要:2011年,受楼市低迷、市场趋冷、租金上涨、原材料涨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家居行业可谓“夹缝求生”。专家预测:未来一年半,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降温,中国家居行业或将面临艰难的“寒冬”。
2011年,受楼市低迷、市场趋冷、租金上涨、原材料涨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家居行业可谓“夹缝求生”。专家预测:未来一年半,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降温,中国家居行业或将面临艰难的“寒冬”。
重压之下市场冷清
日前,记者走访了眉山城区部分家居卖场,发现绝大部分建材卖场受楼市影响,销售比去年显著下降。在传统的“金九银十”旺季里,很多衣柜店都挂出了醒目的促销广告牌,但仍是门可罗雀。
针对目前卖场加速扩张、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,不少商家纷纷表示:新卖场、新品牌的介入摊薄了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,生意更加难做。另一方面,随着物价不断上涨,卖场租金逐年提高,经销商倍感生存压力,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。
与之同时,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如家电、家具、卫浴和瓷砖等行业巨头加入衣柜行业,终端衣柜门店增多,从小店到大店,大店到多店,从街边店向大卖场集中,从产品竞争到品牌之间的竞争。这一切意味着原来利润相对较高的衣柜行业,现在已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中。
针对现今情况,专家表示,企业和经销商必须明白一个道理,价格战的必然结果是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。在市场的重压下,为了摆脱困境,只有提高产品的价值,以价值取胜,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。
严把质量关,抵御“寒流”
近段时间,家居行业出现越来越多与质量有关的丑闻,一时间家居行业饱受消费者质疑,面临一轮信任危机。
记者走访市场时了解到,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,消费能力高的会购买品牌产品,而消费能力不足的则更多渴望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,“物美”就是指质量好。不少消费者甚至表示,有时宁愿多花一点钱买好一点的,质量有保证才能用得安心,质量不好的更换周期短,实际浪费更多钱。
专家表示,考虑到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信任危机,衣柜企业更要加强自身产品的质量建设,从选购材料到最后出厂,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好关。只有将质量最好的产品卖给消费者,才能得到最多的信任,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逐渐扩大影响力,树立企业品牌形象。
品牌建设仍是突破口
当下,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意识到,盲目的价格战不仅会压缩衣柜的利润空间,更会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,过度的“价格战”将会使整个市场陷入混乱,而真正的生存之道在于品牌建设。俗话说,大树底下好乘凉,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才能为经销商的营销助力。
专家说,对于消费者来说,他们进店选购衣柜产品,首先会选择品牌产品,因此,必须让消费者有机会先认识自己的品牌或优先接触自己的品牌。同时,品牌建设还需要贯彻到销售终端,因为消费者最后是否选择购买,还需要经销商去完成后续的工作。有些经销商在门店硬件上马马虎虎,又不重视软件建设,品牌对他们来说只是个“空壳”,即使企业或品牌的名字再响亮,其结果可能都不如小品牌那样赢得客户的认可。
今年4月以来,国务院和住建部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,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调控细则,楼市降温引起了家居行业有关人士的担忧。但政策调控的目的在于“挤压泡沫”而非“冻结需求”,人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。
专家表示,自然之道,四季轮回,衣柜企业与经销商只有以更专业、更成熟的思维面对充满变数的市场,转“危机”为“机遇”,才能抵御“寒冬”,迎来下一个“春天”。